棋牌平台- 棋牌官网网站- 游戏APP下载“在这里真是享福!”——探访恩施市旗峰养老院
2025-10-30棋牌平台,棋牌官网网站,棋牌游戏APP下载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州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93.2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27.61%,标志着恩施州已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近年来,恩施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加快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坚实保障。
重阳节前夕,记者走进我州第一家规模以上养老服务机构、首家以养老为主的医养融合机构恩施市旗峰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旗峰养老院”),探访老人们的“第二个家”。
10月27日,走进青山环抱的旗峰养老院,5栋养老公寓错落分布,院区内园林景观清新雅致,生机盎然。
离午餐还有20分钟,工作人员按日常流程挨户敲门提醒就餐时,87岁的毛大均正沉浸在书画创作中。
他独居的小套间收拾得一尘不染,书桌上整齐摆放着自己编绘的作品。退休前,毛大均是恩施州硒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退休后,他爱上摄影,自费编撰十余本书画摄影集并捐助公益事业;如今迈入耄耋之年,他仍紧跟时代潮流,迷上了短视频拍摄。
一年前,毛大均听老朋友提及旗峰养老院“环境清静、配套完善,不仅有图书馆,文化活动也十分丰富”,实地考察后便果断“拎包入住”,还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添置了书桌、衣柜和小冰柜。
“我现在吃得香、睡得好,还能随时读书,想出去拍素材时,护理员会全程陪同,真是享清福!”毛大均竖起大拇指感慨道。
在另一间房间,82岁的许定平正看着电视剧。去年老伴儿去世后,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养老院,没想到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我不爱打牌,就喜欢散步,每天要走1万步以上。”许定平说。入住后,擅长吹唢呐、拉二胡的他迅速融入集体,成了院里的文艺活动积极分子。今年中秋晚会上,他登台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谢恩师》,赢得全场掌声。
“我们始终把尊重老人放在首位,支持他们选择个性化的养老方式。人年纪越大,越需要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关怀。”旗峰养老院负责人李国华表示。
从帮助失能老人逐步恢复自理能力,到让孤独的老人变得开朗乐观,再到让起初不愿入住的老人“住着不想走”这家养老机构正悄然改变着恩施州养老服务的格局。
作为政府参股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旗峰养老院不仅是恩施州首家规模以上养老服务机构和以养老为主的医养融合机构,更凭借专业细致的服务与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成为老人们安享晚年的温馨家园。
李国华介绍,该院总投资9300万元,占地75亩,共设878张床位,按套房、单人间和多人间灵活配置,以满足不同老人的居住需求。院区功能分区科学清晰,分为高端自理区、失智照护与中端自理区、失能半失能区,这种分级分区的居住模式,为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我们对标五星级养老机构标准,编制了171项服务管理制度。”旗峰养老院负责人介绍,从老人入住前的能力评估,到确定护理等级、制订“一人一策”的护理方案,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照料服务部实行主管护理责任制,护理员的薪酬与护理质量、工作量双挂钩,从机制上激励团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规章制度的“骨架”,需要温暖服务的“血肉”来填充。在旗峰养老院,温馨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
民以食为天,对老年人而言,吃得可口、健康更是头等大事。院内规划了3个厨房,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厨房被授予市级“健康营养食堂”称号,13名持证厨师为老人们精心烹制一日三餐。食谱严格遵循低盐、低糖、低脂原则,确保营养均衡。考虑到老人们口味差异,养老院还专门开设点餐食堂,满足个性化饮食需求。
更有温度的是服务执行中的灵活变通。后勤部负责每餐巡餐,现场听取老人意见。曾有几位口味偏重的老人反映菜品过于清淡,院里评估后,特许他们自备辣味咸菜,由餐厅统一保管,用餐时按需取出定量食用既满足了老人的口味偏好,又保障了健康管理要求。
除了衣食住行的日常照护,旗峰养老院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样丰富多彩。每天清晨,早操音乐准时响起,老人们根据自身能力活动筋骨;月度主题活动从不间断,从元宵篝火会到中秋文艺汇演,让老人们的生活充满仪式感;合唱团、舞蹈队、棋牌组等活动小组,让有共同爱好的老人找到归属感;“幸福积分”和“五好院民”评选活动,更激发了老人们参与院内生活的积极性。
无论是尊重老人的饮食习惯,还是守护失智老人的内心世界,抑或是为失能老人保守隐私,这里的每一项制度,都始终秉持“老年人利益至上”的核心理念。
当前,老年人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消费需求已得到较好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及其家庭对长期专业照护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相关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也随之显现。
“对于认知障碍老人而言,其记忆力、理解能力逐渐下降,需要通过认知训练、感官疗法、运动疗法等专业手段帮助其训练,减缓认知功能退化速度。而这些专业训练,普通家庭往往难以实现。”李国华介绍。
在旗峰养老院,每一位失智老人都被视作需要理解、需要走进他们世界的“老小孩”,护理团队为他们精心规划的每日“课表”充实而温暖:画画、学成语、读新闻、做手指操、练算术护理员们通过这些充满耐心的活动,努力帮老人唤醒记忆碎片,尽力留住时光里的美好瞬间。
82岁的王大爷因中风导致全身瘫痪,还伴有严重认知障碍,时常情绪失控摔东西、骂人。一次,护理员代安琼给王大爷喂饭时,老人突然将粥泼到了她脸上。
“老人情绪不好,根源是身体不适带来的痛苦。”代安琼没有丝毫抱怨,反而更加耐心地探寻老人的需求。为摸清王大爷的生活习惯与情绪规律,她连续一周熬夜记录老人的饮食、睡眠、情绪变化,最终总结出“晨间按摩稳情绪、午后读报忆往事、傍晚散步助睡眠”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一个月后,王大爷的情绪逐渐平稳,不再乱发脾气。家人欣慰地说:“那个慈祥的老爷子,好像又回来了。”
“张爷爷爱听京剧,每天要帮他用手机播放;陈奶奶爱吃软糕,得提醒家属定期寄来”在代安琼的护理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位老人的生活偏好与特殊需求。从事养老护理工作21年来,她累计照顾过超百位老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超过50%。
“养老护理不是简单的照看,而是需要专业知识支撑的技术活。就算普通人再爱自己的家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很难快速掌握照护技巧。失能、失智老人的需求是全天候的,每时每刻都可能需要帮助。”代安琼深有感触地说。
新来的护理员起初面对失智老人时,常常会手足无措。对此,代安琼分享自己的工作秘诀:“说话语速要慢、语气要温柔,多用肢体语言传递关心,还要通过细微动作观察老人的潜在需求。”作为护理班长,她不仅将自己的经验详细记录整理,把失能老人翻身技巧、失智老人情绪安抚方法等实用技能分享给同事,还定期组织“护理小课堂”,从喂饭的姿势、药物的服用,到如何观察老人身体异常信号,手把手教新同事实操,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2023年,旗峰养老院接收了一位失能老人。由于家中无人能提供全天候照护,老人被送来时已患上严重褥疮,臀部溃烂流脓,医生建议每周换药两次。了解情况后,代安琼主动提出:“我来负责每日换药吧,多换一次,老人就能少受点罪。”
此后,她每天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为老人清洗伤口、涂抹药膏、包扎创面,动作轻柔得如同呵护婴儿。为防止褥疮加重,她还专门定好闹钟,每两小时帮老人翻身一次,即便在深夜也从未间断。3个月后,老人的褥疮完全愈合。家属为表感谢,特地送来一面写有“妙手护老如亲 仁心温暖夕阳”的锦旗。
这样的温情故事,在旗峰养老院还有很多。今年9月,代安琼因出色的工作表现,被表彰为“恩施市劳动模范”。“这份荣誉,是对我们养老护理行业专业性的最佳认可。”代安琼说。
一进旗峰养老院大门,“旗峰养老医院”的大楼便格外醒目。2022年10月,旗峰养老院正式成为恩施州第一家规模以上养老服务机构,同时也是全州首家以养老为主导的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
在养老院的院子里,88岁的张著凤正和院友们聊天说笑,精神矍铄。谁也想不到,一年前他还是一位完全失能的老人。
去年,张著凤因意外摔伤住院治疗。出院时,由于仍处于术后恢复期,需要专业的康复护理与医疗监测,家属多方咨询后,最终决定将他送入旗峰养老院。经养老院评估委员会综合评估,确定张著凤的护理等级为五级(完全失能)。
入住后,护理人员每天帮助其日常洗漱、送饭到床头、每两小时为其翻一次身,并定时更换纸尿裤、护理垫,陪他聊天,进行康复训练。
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老人心头放下一块大石头,迅速和护理员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入住不到1个月,由五级护理降为三级护理(重度失能);几个月后,又由三级护理降为一级护理(自理),转入自理区居住。
“我是老党员,积极参加活动,被养老院评为优秀院民党员!”他笑呵呵地说,如今,自己不仅能如常活动,还能时不时按规定请假外出,坐着公交车四处转悠,看看风景。
“专业、及时的医疗服务,让老人更有尊严。”养老医院院长童勇介绍,养老医院内设内科、外科、中医科、急诊科、检验、影像、功能、中西药房、综合住院部等科室,并被纳入医保定点机构。
在养老院的公寓楼,设立护士工作站,负责对老人开展健康监测,遵照医嘱指导院民吃药保健。养老医院的医生与照料服务部同时开展临床巡查巡诊,指导护理员根据老人病情进行照料。组织老人定期健康体检,专业解读体检报告,指导小病早治疗、慢病慢养。医院提供大内科、大中医理疗康复和临终关怀服务,实现“常见病不出院、临终亲人见面有交待”。
“医养结合的模式,会让老人健康更有保障,尽最大可能守护老人的尊严。”李国华说。
在这里,养老不只是“养活”,更是“乐活”;护理不仅是“照顾”,更是“陪伴”。旗峰养老院正以真诚与专业,实现着“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愿景。


